纪念馆主页
关于我们
免费免费
登录
注册
帮助
搜索
创建纪念馆
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
联系QQ
137-5507-62
Toggle navigation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网上宗祠
家谱族谱
祈福诵经
时空信箱
陵园公墓
中华文化
商城
名人馆
英烈馆
祈福论坛
首页
>
中华文化
>
传统节日
>
七夕风俗
发布时间:2017-03-28 21:46:20
点击: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
陶宗仪
《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的,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
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
为什么
,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
故事
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更多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
上巳、寒食、清明合三为一成清明节
端午节的来历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风俗
各国乞巧
新闻动态
更多
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遗属举行“清明祭”
亳州:让绿色祭祀成清明新风
申请云祭祀爱心志愿者
云祭祀注册即送500天堂金豆
文明祭祀 让清明更“清明”
中国网:清明扫墓“互联网+”四面开花 手机APP、微信齐上阵
人民网评:“微信扫墓”不妨加入更多人性关怀
最新纪念文章
更多
怀念朋友--情感祭文
怀念爷爷--情感祭文
苦难有时候也许正是辉煌
哥哥在我心中,纪念张国荣
妈妈想宝贝了,有话对宝贝说
愿您在天堂安息,永远不再有痛苦!
最新拜访记录
admin 献上金元宝
15:37:51
admin 献上祈福蜡烛
15:35:31
admin 献上灯笼
15:35:19
admin 献上柏树
15:34:47
admin 献上菊花蓝
15:34:35
admin 献上富贵高香
15:34:14
ceshi 献上白菊玫花束
11:21:33
admin 献上白菊玫花束
19:38:03
admin 献上爱心蜡烛
19:37:45
admin 献上灯笼
19:37:30
admin 献上祈福蜡烛
19:37:22
admin 献上金油灯
19:37:22
admin 献上三柱香
14:43:59
admin 献上三柱香
21:37:09
11111111111 献上阿弥陀佛经
15:43:33
11111111111 献上白菊玫花束
15:43:19
11111111111 献上豪华别墅
15:43:01
11111111111 献上代清扫
15:42:40
11111111111 献上百合菊花圈
15:42:20
11111111111 献上爱心花圈
21:25:13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推广合作
EXTEND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