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上纪念平台

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

联系QQ

137-5507-62

首页 > 中华文化 > 姓氏文化 >

姓氏的变迁与姓氏与门第

发布时间:2017-03-28 21:56:25 点击:
随着历史的演进,姓氏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产生,其间离合演化的原因甚为复杂。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华夏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卑族拓跋氏。他于494年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30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的汉单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在仰慕唐化发达的生产技术以及高度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归附唐朝。例如788年回纥部落请求臣服唐王,改称回鹘。
古代有不少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番邦的政治需要,经常向异常首领赐姓。如唐太宗曾封突厥族皇族阿史那·思摩为都督,赐其李姓。宋代有大批犹大人进入中国,按当时习惯均,大宋皇帝分别赐姓,有姓赵、李、张、高等17个姓。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湘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勾结爪哇、琉球使臣进行叛乱,朱元璋任用归附明朝的南北疆总督哈巴十(维吾尔人)平定叛乱。因哈巴十战菌显赫,翦除国患有功,朱元璋亲赐其“翦”姓。哈巴十率军长期驻守株木山(在今湖南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其后代也在那里定居下来,均姓“翦”,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其后。
 
姓氏与门第
伴随着门阀制度的产生,姓氏有贵贱之分。 
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末年,经东汉初步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而臻于登峰造极,随唐渐衰,北宋时彻底崩溃。在门阀制度下,统治者根据历代声望、显贵等情况划分门第,那些累世冠冕之家被称为望族、高门、世族、士族,反之则为寒门、素族寒族。门第是朝迁选拔官员的依据,门阀世族为世代垄断政治权力,保持住显贵的社会地位,大肆制造血统论,定大姓之举屡屡不绝。 
为使姓氏的贵贱、门弟的高下有据可依,历代还编撰了姓氏书。汉代有邓氏《官谱》,其名称即明言其为选拔官员所论据的姓氏谱牒。东晋时贾弼又撰《姓氏簿状》,广泛搜集了诸家著述的姓氏书及氏族谱,北朝则有何承天的《姓苑》及《后魏河南官氏志》,这是北朝政府辨别北方世族高下及选择官员的依据。贞观十二年(638年)又颁布 了《氏族志》,重申士庶有别,意在极力维护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 
在门阀制度下,姓氏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一个人的姓氏高低直接关系到他的社会地位、仕宦升迁、婚姻关系等等。 
在封建社会,出身和家庭门弟状况如何,对一个人的仕途、官运的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世族地主的兴起,到曹魏初年,正式规定以九品中正制取官。 
姓氏贵贱、门弟观念不仅埋没人才,而且还使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元代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就真实地揭露了姓氏贵贱与门北思想对唐代一对青年男女自由婚姻的严重掣肘。书生张生的先父官拜礼部尚书,但只因姓张,并非海内高门贵族,且先父已因病身亡,自己不过是一个白衣秀士,尽管他与崔氏望族相国千金崔莺莺两情相悦,且有退兵普救寺之功,还是遭到崔老夫的百般阻挠。由于根深蒂固的姓氏门弟观念的左右,崔夫人不肯定认白衣秀士的家谱,怕辱没了出身博陵(今河北定县)崔姓望族的“相同家谱”。将莺莺许婚于郑尚书之子、外家侄子郑恒,求一个门当户对,因为李、崔、卢、郑、王,乃是唐代五大姓。 
门第、姓氏对地主阶级来说是这样重要,影响着仕途沉浮,因此人们格外看重它,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攀附前代名人、编造世系、冒认同宗等现象。\   
姓氏与门第 
攀附前代同姓名人作为自己祖先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姓岳的则说是岳飞的子孙,姓曹的必称汉相国曹参之后。古代的一些名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秦琼、魏征、李白、杜甫、白居易、韩世忠、刘伯温、徐达之类的文臣武将常被人“请”去作祖先,以名门贵氏的后裔增加自己的身价。在此风气之下,不同姓族之人也常常以硬拖来的祖先相互矜夸。如明代某地,有朱、项两姓祠常毗领。朱姓祠堂挂出对联云:“一朝天子,历代为儒宗”,意思是当今皇帝姓朱,是天下万民之主,朱熹又是大儒,字里行间有小看项姓之意。项氏祠常也针锋相对地贴出了一副对联:“曾烹天子父,也作圣人师”,上联用项羽在广武山与刘邦对峙时曾欲烹刘邦之父的典故,下联取项橐曾为孔子师的传说,比朱姓气焰更高。清人李元度,是道光时的举人,工于文学。有一次,四川人刘乃香往访问以贵姓,李元度回答:“骑青牛、过幽谷、老子姓李”,不仅拖出老子李耳来为自己增光,而且借谐音自称“老子”;刘乃香回答:“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除以帝王压低老子外,更借刘邦的庙号“高祖”之谐,凌驾于李元度之上。 
此外,社会上还盛行同姓之间认宗、连宗发言人,即一般人所谓的“认本家”。认宗即双方本是同一远祖传下的子孙,后业分房别支,徙居别处,但在家谱上却是有案可查的,既出于同谱,两下相认,叙一下谱系,以后联络起来就可以了,鲁迅在《阿Q正传》中提及的阿Q与赵太爷认本家的情节,从字面上来看,属认宗:“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所谓“细细地排起来”,即是说阿Q的祖先在赵太袋子家谱上还是有踪可寻的。至于连宗,则是把陌不相干的同姓人认作“本家”,《红楼梦》中刘姥姥所在的王家与王夫人家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关系。《红楼梦》第六回对此作了这样的介绍:“原来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也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由于连宗又方原来本无亲戚关系,所以一旦连宗,一般还要举行仪式,有祠堂的,要到祠堂中烧香,要能知族人,将来修谱时,还要按辈份叙入家谱,谓之“能谱”。以后凡按照本族、本家人的礼数来往。 
可见,姓氏、门第对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讲,是他们的进身之阶,是他们用来求得仕途宦达的手段。只要可以升官、得势,姓氏、祖宗都是可以改换的。 
至五代的时候,统治者仍然重视世庶之别,因而一些封建知识分子不惜冒死在姓氏问题上弄虚作假。由于唐末五代丧乱,官府收藏的谱牒档案散失,有许多人就借此机会上下其手,因奸谋利,甚至甚至还有出钱收买同姓之人的“告敕”。所谓“告敕”即封建朝廷向有官爵者发的凭证,其子孙凭祖先的“告敕”证明自己是士族。那些应考的读书人,为了考中、做官,购买同姓人的“告敕”假冒士族姓氏。《册府元龟》就记载了后唐长兴年间的一件政府官员买卖告敕的案例,鸿胪卿柳膺将两件祖先文书卖给同姓柳居则,大理寺(最高法院)判柳膺死刑。则于遇到皇帝赦免,才免于一死,改判免官、罚铜,且终身不得为士人。明宗为此案下诏说:“一人告身(即“告敕”),其上书写着祖先三代的名字,竟然转让同姓以贪图钱财。这种行径,上则欺罔皇帝,下则出卖祖先,罪过极大。今后,如再有此种弊端,转让者与受纳者一律处死”。 
宋代以后,取消了门阀制度,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但仍有皇室同姓为尊的观念,宋代是“赵钱孙李”,明代朱元璋坐上龙椅后,《千家姓》开头则是“朱奉天运”了,及至清帝恐怕也未开明到连“尊国姓”也破除的高度,大抵是“爱新觉罗”居首,再往下体例、音韵实难协调,所以舍尊皇姓,而改重“孔”以利维系人心,巩固统治而已。一些世代为官的封建贵族,仍然好炫耀自己的门第。以姓氏论贵贱,看门第用人的观念,作为一种腐朽的封建意识,一直淬到近代,甚至直到今天,其影响也并未彻底消失。然而,随首经济上、政治上及受教育的不平等在我国逐渐消灭,门第观念也必将从人们的观念中被彻底消除掉。姓氏所饮食的等级差别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才能最终消失,真正实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多相关